大學畢業的時候,都需要撰寫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是每個大學生比較頭疼的事情,首先是畢業論文怎么寫,其次是論文寫完以后要進行論文查重,如果重復率不合格,就不能順利參加答辯,不能順利畢業。論文查重合格以后還需要進行答辯。今天我們重點講講論文查重的有關問題。論文查重過程中存在哪些誤區呢?
誤區1、不清楚論文查重原理是連續多少個字重復會被標為抄襲。
誤區2、覺得論文查重結果不準確,自己的論文沒有通過老師的檢測。
誤區3、對論文中重復的部分進行刪除。
誤區4、為了降低論文的重復率,新增很多文字。
以上幾個誤區是我們論文查重中比較常見的,我們今天來教大家如何解決。
誤區1解決方法:在論文查重過程中,一般會認為連續13個字重復,就會被判定為抄襲。不同的論文查重系統規則不一樣,同時,引用也不能太多,參考文獻太多也會造成論文出現重復的情況。
誤區2解決方法:論文查重的時候通過重復率檢測,但是導師在看查重結果的時候,不是只關注查重率,還會對論文的內容和質量做個評判,比如論文中語句是否通順,句子是否達意,文章是否有邏輯等。
誤區3解決方法:論文查重的方法是重復比例占全文的比例,如果只是直接將重復部分刪除,不僅會造成文章不通順,而且會造成文章篇幅減少。
誤區4解決方法:重新添加內容可能組成一種新的重復,同學們可以將重復的部分進行修改,盡量用不常用的替代詞替換。或者用自己的語句進行原意的表達,這樣可以起到降重的效果。
方法一:外文文獻翻譯法
查閱研究領域外文文獻,特別是高水平期刊的文獻,比如Science,Nature,WaterRes等,將其中的理論講解翻譯成中文,放在自己的論文中。
優點:1、每個人語言習慣不同,翻譯成的漢語必然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段文字,不同人翻譯了之后,也 不會出現抄襲的情況。2、外文文獻的閱讀,可以提升自身英語水平,拓展專業領域視野。
缺點:英文不好特別是專業英文不好的同學實施起來比較費勁。
方法二:變化措辭法
將別人論文里的文字,或按照意思重寫,或變換句式結構,更改主被動語態,或更換關鍵詞,或通過增減。當然如果卻屬于經典名句,還是按照經典的方法加以引用。
優點:1、將文字修改之后,按照學術程序和算法,只要不出現連續13個字重復,以及關鍵詞的重復,就不會被標紅。2、對論文的每字每句都了如指掌,爛熟于心,答辯時亦會如魚得水。
缺點:逐字逐句的改,費時費力。
方法三:google等翻譯工具翻譯法
將別人論文里的文字,用google翻譯成英文,再翻譯回來,句式和結構就會發生改變,再自行修改下語病后,即可順利躲過查重。
優點:方便快捷,可以一大段一大段的修改。
缺點:有時候需要多翻譯幾遍,必須先由中文翻譯成英文,再翻譯成阿爾及利亞語,再翻譯成中文。
方法四:轉換圖片法
將別人論文里的文字,截成圖片,放在自己的論文里。因為學術查重系統目前只能查文字,而不能查圖片和表格,因此可以躲過查重。
優點:比google翻譯法更加方便快捷。
缺點:用順手了容易出現整頁都是圖片的情況,會影響整個論文的字數統計。
以上就是關于通過論文查重的方法的相關分享,送給各位小伙伴們,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哦!
第一,只要句子不重復就可以了。
很多同學都以為,學術查重的最小檢測單位是句子。只要每個句子不要重復就可以了。
但其實,學術系統采用的是語義級別檢測技術。系統會結合上下文的內容,對達到一定語義級別的內容進行判斷,并不是單純根據一個句子來進行判斷。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你不能光光調整一下參考文獻的語序,比如把“翟某抄了別人的論文”改為“別人的論文被翟某抄了”就能蒙混過關的。更不用說整段抄襲,僅僅調整了段落句子的順序了。
第二,參考常見的網絡文獻或者資源
很多同學在寫論文的時候,喜歡通過網絡搜索來尋找一些參考資料或者文獻。但是學術查重系統在檢測文章的時候,也會進行網絡搜索。特別是一些網絡學術資料比較多,非常著名的網站,都是學術重點盯防的區域,誰用誰被查,一查一個準。
那么怎么避免?
其實可以嘗試搜索國外的外文文獻,并且將他們翻譯為漢語。因為每個人語言習慣和英文水平不同,所以即使是同一文字,不同人翻譯之后也會不同。
第三,參考相關的書本學術檢索不到
很多同學自作聰明地認為,那些沒有電子版本的早期專業書籍,學術不可能查到。殊不知這本書之前被多少個人的論文引用過,并且在論文庫和網絡上都有存檔。所以在引用書籍的時候,最好使用在線翻譯工具將其翻譯成小眾語種,再把他們翻譯回中文。然后再將語序改通順即可。
這里提醒下大家,不要用常見的搜索引擎,因為在你們之前已經有很多論文都是用這些常見在線翻譯來偷梁換柱的,還是找其他的在線翻譯網站才比較保險。
第四,參考文獻格式不注意
眾所周知,學術會自動識別出參考文獻,并且不進行正文檢測。但是很多同學的參考文獻在進行查重之后,依然會被當作正文重復標紅。這就是因為查考文獻的格式不正確,被學術系統當作正文來對待了。
敲黑板:格式完全規范的參考文獻,在學術檢測報告中應當顯示為灰色字體。任何顯示為紅色、黃色、橙色的參考文獻,都是因為格式不對。
第五,圖片抄襲學術查不到
竊取他人有版權的原創圖片,實驗圖像數據,圖表等也算抄襲。但是很多這點不是小伙伴們沒有意識到。而是大家公認學術沒有掃描識別圖片中引擎的能力。
包括網上很多論文查重的攻略,都教大家如何將文字轉為圖片再插入論文中,以期望逃過學術的檢測。這在目前是沒有問題,但是在OCR技術日趨成熟的今天,筆者估計學術很快就會對圖片查重下手。所以請寫畢業論文的同學們千萬不要心存僥幸。
第六,自己純手寫的論文在學術查重前不需要預測
這也是不少同學會犯的低級錯誤。認為只要是自己純手寫的論文,查重一定沒有問題。殊不知以現在學術檢測系統的嚴格性,就算是純手寫的論文也可以陰差陽錯地和網上其他論文有“撞車”。如果學校檢測率嚴格一些,很可能就成就一樁冤假錯案。
專有名詞。
專業術語。
因為都是固定的,所以變化不大,容易出現錯誤。
那么論文查重需要提前了解那些知識呢第一,查重的部分每個學校規定的檢測部分不一樣,通常檢測的部分是中英文摘要關鍵詞,文獻綜述,正文表格參考文獻不檢測部分有封面聲明目錄致謝圖片代碼在首先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