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論文查重前,同學們會論文查重系統能識別表格里的內容么?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下論文查重的原理:1、學術查重原理學術查重系統收錄海量文獻建立對比資源庫,通過特定的文獻對比技術算法,把待檢測文獻和已有數據庫資源進行對比,進而生成可視化的檢測報告,并在報告中標出重復率的部分和重復的來源,并給出相應的建議,比如存在觀點剽竊等。然后提供重復率信息給高校和雜志社參考,到這里,整個論文查重過程圓滿完成。
學術查重系統的出現為高校老師,科研工作者,雜志社編輯部都帶來了很多便利,省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理,使用的一方只要花少量的費用就可以替代之前的大量人工,并且花時間也非常少,學術檢測一篇文章,最多超過2小時就可以出報告。2、表格參與查重嗎文獻中的表格在查重系統處理中當作圖片來處理,所以目前技術條件下,表格里面的內容不參與查重,因為系統還識別不出來。今后技術發展到可以識別了也不會再影響你現在的畢業,那是以后的事情。
根據論文查重這個特點,在降低重復率方面,內容可以做成表格的地方是不是考慮做成表格呢。3、公式參與查重嗎公式就是通用格式,用數學符號表示,各個量之間的一定關系(如定律或定理)的式子,能普遍應用于同類事物的方式方法。那么同樣的公式誰用在文獻中都是一樣的,如果系統判定是重復的,那么請問和誰的文獻重復了?有人會說是數據庫里面的,但是數據庫里面的又和誰的重復呢,因為公式的發表一般不是這些數據庫的文獻吧,所以從科學角度來說,公式不能參與重復率的計算,因為都是固定的,人人都可以用,不能說用了就是重復了。
綜上所述,表格和公式內容是不計算入重復率的,但如果表格和公式的排版不正確,因為系統沒有識別出來,會被當作文字處理。如果同學們發現表格、公式被標為紅色,一定是排版除了問題。
相關內容大家可以去《圖片和表格可論文查重系統能測到嗎》一文了解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