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好文章的目錄結構后,突然發現中間要添加或者刪除一個章節,添加刪除容易,可是其后遺癥就是后面的編號都要跟著變動。比如要刪除第二章,那么原理的第三章就要改為第二章,后面的要跟著動,添加也一樣,很麻煩。
第二個情況就是參考文獻的上標問題。碩士論文參考文獻都有好幾十個,一般論文會要求按照論文的引用順序列出參考文獻。如果需要添加新的參考文獻,那么這些參考文獻的上標號又會跟著變動。
目錄自動生成簡單說下,將文檔切換到大綱視圖,然后設置你要設定成目錄的文字的大綱級別。如果將大綱級別設定為1級,那么就是1級目錄,一般我們會設置到3級,這樣會生成1、2、3級目錄。設定好后,在要插入目錄的地方,點擊“插入”--“引用”--“索引和目錄”就可以了。格式在另外設置下就行了。
現在來說說這兩個的簡單解決辦法。
首先都要設置成段落編號。將你要設定的一級目錄設定成一級編號,二級目錄設定成二級編號等等。參考文獻一樣,設置成段落編號。設定成段落編號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就是插入或者刪除其中的某個項目時,其后面的變好會跟著變動,所以這就解決了因添加刪除中間的項目,而要同時修改后面的編號問題了。
目錄的更新,只需要在“大綱視圖”下點擊更新目錄,或者在頁面視圖的目錄上,點擊右鍵,選擇“更新域”即可。
將參考文獻設置成段落編號后,在需要插入參考文獻引用的地方,點擊“插入”--“引用”--“交叉引用”,找到相應參考文獻的編號就可以了。然后再自己設置一下格式。
還有幾種方法,從網上摘錄下來的。
(一)采用書簽、交叉引用方法:參考文獻的編號和引用步驟如下:(1)在word文檔末尾添加幾個文獻,如:[1] 楊秀章.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2] Peter Weverka. Diane Poremsky.中文Word 2002專家.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注意,輸入時應采用word的自動編號。如果word沒有自動編號,可自己插入(這個就不用細說了...)(2)給每個文獻制作成書簽。如,選擇“楊秀章.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插入——書簽,輸入書簽名(楊秀章_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然后添加。注意書簽名必須以字母開頭,可包含數字但不能有空格,可以用下劃線字符來分隔文字,否則可能無法插入。書簽名最好與文獻名一致,這樣在它位置變化后,你仍能識別它。(圖1)
(3)在需要引用文獻的位置,執行插入——引用——交叉引用,類型選擇書簽,選擇需要引用的項目,內容選擇“段落編號”。至此,引用完成?。▓D2)
在全篇文檔編完后,全選,右鍵選擇“更新域”,編號就會改變成文獻的最新位置。
還有一個通過插入腳注的方式引用參考文獻。
1. 光標移到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菜單中“插入”——“腳注和尾注”。(已搜索,無重復)2.對話框中選擇“尾注”,編號方式選“自動編號”,所在位置建議選“節的結尾”(對論文而言)。3.如“自動編號”后不是阿拉伯數字,選右下角的“選項”,在編號格式中選中阿拉伯數字。4.確定后在該處就插入了一個上標“1”,而光標自動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個上標“1”,這就是輸入第一個參考文獻的地方。5.將文章最后的上標“1”的格式改成正常(記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將它刪掉重新輸入,否則參考文獻以后就是移動的位置,這個序號也不會變),再在它后面輸入所插入的參考文獻(格式按雜志要求來慢慢輸,好像沒有什么辦法簡化)。6.對著參考文獻前面的“1”雙擊,光標就回到了文章內容中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可以繼續寫文章了。7.在下一個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會出現一個“2”(Word已經自動為你排序了),繼續輸入所要插入的參考文獻。8.所有文獻都引用完后,你會發現在第一篇參考文獻前面一條短橫線(頁面視圖里才能看到),如果參考文獻跨頁了,在跨頁的地方還有一條長橫線,這些線無法選中,也無法刪除。這是尾注的標志,但一般科技論文格式中都不能有這樣的線,所以一定要把它們刪除。9.切換到普通視圖,菜單中“視圖”——“腳注”,這時最下方出現了尾注的編輯欄。10.在尾注右邊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分隔符”,這時那條短橫線出現了,選中它,刪除。11.再在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延續分隔符”,這是那條長橫線出現了,選中它,刪除。12.切換回到頁面視圖,參考文獻插入已經完成了。這時,無論文章如何改動,參考文獻都會自動地排好序了。如果刪除了,后面的參考文獻也會自動消失,絕不出錯。13.參考文獻越多,這種方法的優勢就體現的越大。在寫畢業論文的時候,我就是用這個方法分節插入參考文獻的,具爽!存在一個小問題:如果同一個參考文獻兩處被引用,只能在前一個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時都插入。這樣改動文章后,后插入的參考文獻的編號不會自動改動
一篇論文的抄襲怎么才會被檢測出來?學術論文檢測的條件是20字單位以上的相似或抄襲都會被紅字標注,但是必須滿足4里面的前提條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襲的A 文獻文字總和在你的各個檢測段落(各章)中要達到3%。
搜 文天下論文檢測 有介紹 還有修改秘籍呢
提起降重,不少學者都是一把辛酸淚。
用盡洪荒之力寫好了論文,滿心歡喜的拿去查重,一看報告卻傻眼了。
論文重復率55%
這一刻,你的內心世界已崩塌...
面對如此高的重復率,你可能有所質疑:“明明是自己寫出來的文章,重復率咋還這么高?”
其實在SCI論文寫作中,每個人都會引用別人的研究成果,來證明我們的觀點,但是引用過多就會被判定抄襲。
論文之所以重復率這么高,有可能是參照了別人文章的寫作特點和風格。
所以,只有將文章的重要部分重新寫作,才可以避免有抄襲其他文章的嫌疑。
無憂潤色團隊最近剛完成了一篇重復率高達55%的論文降重,這篇論文雖然大部分重復內容都是源于該作者前期發表的論文,但是在學術研究領域也是學術不端的一種,也就是業界所說的自我抄襲。
對國內大部分作者來說,SCI論文改寫降重都具有極大的挑戰。針對這種情況,無憂潤色可以提供專業的論文改寫降重服務幫您解決這一難題。我們的編輯都有豐富的論文修改潤色和審稿經驗,在改寫的同時會保留原意,確保在降低文章重復率的同時不會降低文章質量。
最后,小編給大家分享6個SCI論文降重實用小技巧
網頁鏈接
點擊鏈接可直接查看
本文內容來源:無憂潤色學術服務公眾號
學術堂為你分享12個英文論文降重方法:
1、同義近義詞轉換
包括名詞、動詞、限定詞(形容詞、副詞)、短語的同義、近義轉換,比如According to...-based on ...;signaling pathway-axis
2、詞性轉換
詞性轉換,如:動詞-名詞/介詞短語,比如the proliferation of tumor cells-the
proliferative potential of tumor cells
3、核心詞解釋
簡單的話復雜化,復雜的話拆開詳細解釋,注意增加相應PMID。專有名詞,比如縮寫、簡寫,完善全稱。
4、增加限定類的詞
比如形容詞、副詞,可以把它在后面加上具體說明。多增加一些不關鍵的詞(如副詞、形容詞)。如果結構相似,比如"加強xx和xx",可以拆分為,"加強xx,加大xx"
5、大約修飾
數字如果不要求精確,可以用大約修飾,如果要求精確且有特定含義,可以把進行數字和英文單詞的轉換。
6、連接詞/過渡詞的使用
(注意多樣化),用以隔斷句子,切記注意因果邏輯關系。
7、詞語和句子的相互轉換
比如A is associated with B, which suggested that..-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 and B indicated that
8、句式的變化
根據原句邏輯,句子屬性的變化如單句變從句(定語從句,狀語從句,名詞性從句等)
9、語態變化
主動語態成被動句,句式和結構就會發生改變。過去式和完成時的轉換
10、句式的變化
根據原句邏輯,非謂語動詞的使用(如:不定式:to do;分詞:-ing/-ed; (eg: Decreased A was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d B.) 動名詞:V-ing),with 引導獨立主格句式
11、句式的變化
根據原句邏輯,長短句互換,增加句子的長度,將一個長句,變為很多短句,比如把
狀語變成小短句等;增加,拆分,比如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they performed this study to demonstrated that
12、刪減或增加引導性的短語
減頭去尾,或頭尾換掉,中間留下。即刪掉或增加類似it has been reported...,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Wang et al.,等
降低論文查重率的方法:
1、注意正確引用文獻。
引用的句子如果的確是經典句子,就用上標的尾注的方式,在參考文獻中表達出來。在引用標號后,不要輕易使用句號。如果寫了句號,句號后面的就是容易被標記為重復。所以,引用沒有結束前,盡量使用分號。
2、進行增刪改寫。
首先,在不同的資料當中找到需要的東西。然后,把每句話變換句式,變換說法,加一些解釋性的擴充,略作增刪。最后,把這些部分組織到一起,也能降低重復率。
3、英譯中,然后理順句子。
目前,跨語言的論文測謊系統還沒有研發出來。廣泛查閱外文資料,挑出可以用的部分,按照一定框架整合在一起。這種方法對英語水平有很高要求。
4、修改代碼和圖表,另建框架。
理工科的論文,修改數據圖表,修改操作環節,就不易被反抄襲軟件軟件查出來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PaperPass
據學術堂了解,江湖上流傳著很多論文降低查重率的方法,什么做圖片、插表格、中譯英-英譯中、打亂順序、刪除關鍵詞、關鍵句等等等等.....
但是隨著檢測系統的升級,以上投機取巧的方法越來越不“顯靈”,唯有“原創改寫法”可以不變應萬變,改寫即是原創過程。
閑言少敘,以下是實際修改案例舉例:
例1:
原文:好漢不吃眼前虧
可改為:有智慧的人總是懂得隱忍
例2:
原文: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結果。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不是隨意進行的,而是需要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
可改為:孩子呱呱墜地,一言一行皆師父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以及身體力行的模范作用,對孩子幼兒時期的行為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家庭對孩子的教育需遵循科學的方法,不可信手拈來、即興發揮。
例3:
原文:安泰集團一股獨大結構限制了中小股東參與經營決策,中小股東本身從眾心理,主觀上缺乏參與意識。當前我國資本市場中,中小股東因為持股比例小于其他股東,對上市公司的經營發展需要承擔的風險小,而認為不需要為其發展負責。許多中小股民從來不關心關聯方交易披露內容,而是要坐享其成。這種情況造成大股東肆無忌憚轉移資產,使中小股東處于被動地位,失去應有的制約作用。
可改為:在集團股份中占絕對優勢的安泰集團牢牢把控了集團公司的經營決策權,中小股東無法撬動權利杠桿,不能左右集團公司的戰略決策,往往選擇集體沉默。在國內資本市場大環境背景下,上市公司的中小股東無需承擔較高的金融風險,絕大多數中小股東堅信公司的決策無需自己參與,只需等待盈利分紅即可,對交易披露視而不見。這種麻痹的心理,無形中為大股東轉移資產創造了便利條件,這直接導致了中小股東權益的損失,以及制衡監督作用的喪失。
例4:
原文:銀離子會通過細胞壁進入到細胞內,與巰基的反應會影響酶的合成,這會導致細胞失去活性而死亡。
可改為:銀離子可輕易穿透細胞壁,吸引蛋白酶上的巰基并與之結合,這會導致蛋白酶凝固喪失活性并致死細胞。
例5:
原文:過熱故障中的過熱與變壓器正常運行下的發熱是有區別的,正常運行時的其發熱源來自于繞組和鐵芯,即銅損和鐵損,而變壓器過熱故障是由于受到有效熱應力而造成的絕緣加速劣化,它具有中等水平的能量密度。
可改為:變壓器正常運行過程中,繞組和鐵芯所產生的銅損和鐵損會導致變壓器變熱,這屬于正常發熱,而變壓器過熱故障,則是因為變壓器本身故障導致溫度升高、絕緣性能變差,其能量密度處于中等水平,所以二者具有本質上的區別。
論文查重后,太高的查重率怎么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