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官方推出的“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即我們平時所說用的“學術查重系統”,其開發目的是用來防止、管控“學術不端”行為,所以只針對各大高校、期刊雜志社、科研院所開放查重入口,這些機構用來進行學術不端監管。 由于數據庫版權和軟件開發都需要大量的費用,所以也是收費的。
個人在中國學術只能進行論文檢索以及下載,而它的檢測系統入口是登錄不了的。 不過呢,一些高校會提供檢測賬號給學生免費登錄使用,但是檢測次數是有限制的,通常情況下是1-2次。 而如果個人沒有賬號的話,還可以在第三方學術查重服務檢測平臺進行論文查重,檢測結果與官方一樣。 學術查重是不對個人開放的,因此個人是無法具有學術查重賬號的,學校會有學術賬號,不過學校給學生提供的免費檢測機會也還是有限的。
社科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SMLC)簡稱學術SMLC,本系統以《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為全文比對數據庫,可檢測抄襲與剽竊、偽造、篡改、不當署名、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文獻,可供期刊編輯部檢測來稿和已發表的文獻。 本系統限社科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單位內部使用,只能用于檢測本刊的來稿和已發表文獻。